Joyce Yang
你是否覺得做工作上的嘗試「太晚了」,其實真正的太晚是永遠不行動
最近我在全職工作之餘,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再一次的碩士學生生涯,這周是期中休息,終於可以喘口氣,我老公打趣地說:「你到底要讀幾個學位才夠呀?」老實說,更年輕的時候,恨不得早點畢業、離開校園,儘快進入職場。

我在台北教育大學讀書的時候,滿腦子想的都是“怎麼可以轉科系換學校,就是不想當老師”,後來完成了法律系的學位,然後拿了全額獎學金到瑞士讀工商管理,也是有點誤打誤撞,然後在大型國際公司裡面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後,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,在一年半前來到了高等教育產業裡面工作,最近還有很奇妙的想法產生,就是覺得如果可以完成博士學位,然後當個教授,教自己有熱情的領域,是人生一大樂事!而當教授,也是老師,如果這條路我繼續這樣走下去,繞了一大圈,我還是回到當初我最想要逃離的職業選擇。
人生就是這麼有趣。
可是,十幾年前當老師,和現在往當老師的路上走,是完全二回事,因為,如果我當初直接當老師,會是一個被“強迫”走入這個職業的老師,對於這個職業不會有多大的興趣,更別提熱情,或許只是敷衍了事,混口飯吃。但是我過去十幾年的國際工作經驗,讓我非常瞭解自己的喜好和能力,豐富的業界實戰經驗,也讓我對於學科中的理論有更深刻的理解,最重要的是,我現在知道我在行什麼,我能夠教給別人什麼。

每次我轉換職業跑道,或是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,總會有很多的質疑產生。
「哎呦!你又要重新開始呀?不是20幾歲的年輕人了,這樣很辛苦的!」
「嗯。。。你是不是再考慮一下,繼續下去,你可能就可以再升到更高的職位。」
「空降的主管很難的,要去面對本來盤根錯節的辦公室政治...」
這樣的話,我聽過很多很多次,可是,它們從來都沒有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選擇造成影響。
Take action is always the key.
最近有很多粉絲私信,問我關於疫情下,如何去判斷是否要留在現在的工作,還是離職另尋機會,也有很多的疑問,都是在於“覺得自己已經過了嘗試和冒險的年紀”。
有粉絲和我說,看到自己的同學和前同事,和自己年齡相仿,擁有差不多的背景,看到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面發光發熱、家庭幸福美滿,反觀自己,感到很焦慮,覺得要做些什麼改變現狀,但是那種 ~ 晚人家一大截,害怕已經「太晚了」的壓力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壓過來。

親愛的大家,其實,不管是少年得志,還是大器晚成,工作和生活的品質,自己是最清楚,你要比的,不是和別人,而是和自己,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,往你想要的樣子邁進一些些,就算這條路不是清晰直接,就像是我的一樣,迂回曲折,但是一路上的風景真的是非常美好,而且這樣的路途是別人無法複製的,經驗的累積、工作能力的增強,都是別人無法輕易取代的。
每個人生命的軌跡是不一樣的,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都很希望我們走安排好的“成功之路”,但是其實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知道要因材施教,為什麼現在的教育反而希望我們變成工廠裡面的罐頭?如果你有一些事情,真的很想去嘗試,那就大膽的跨出那一步吧!與其等待最好的時機,何不創造屬於自己的時機?真正的「晚了」,是永遠不行動。
歡迎點讚、留言或是提問題,Joyce很期待與你的互動 ^^
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,同名網站,持續給大家帶來最優質的內容,記得點擊訂閱喔:
💜 https://www.joyceseestheworld.com/
******* IG: @joyceseesozandtheworld
#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#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#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#Joyce聊成長 #Joyce聊遠距工作 #Joyce聊在家工作 #Joyce聊態度 #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#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#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#另類成功 #另類youtuber #WishtoWow #知識型網紅 #複合型人才
👉Joyce的不公開社團: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joyceseestheworld 👉Joyce的IG:@joyceseesozandtheworld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oyceseesozandtheworld/ 👉Joyce的不公開社團: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